印刷安全生产的五大杀手!
不良操作习惯带来的安全隐患
对所有的安全杀手来说,这个杀手的力量是最强的,它的隐蔽性也是最强的,战胜他的指数是最难的。据了解,90%以上的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而造成事故。
装版(装橡胶布)
习惯性操作
普通轮转机印版多,操作人员习惯于两组或多组同时挂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这一现象发生在单张纸胶印机的装版上。为了加快进度,且临时装好了版,师傅也来帮忙,即一人压版,一人点火开关。
安全性隐患
装版(装胶布)时,若两人或多人同时操作,注意力稍不集中,手部打滑,或意外发生机器故障,极易触碰手指,造成人身伤害。
防范措施
装版工作由一人操作即可,用手轻轻捏住印版的拖梢和衬垫,以保证版面不会刮伤和衬垫平坦。
装版时如有错误或遇到“接通电源”的情况,应立即将手松开,不要捏住印版不放。因为是正点车,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抱着不放,就会造成其它的事故。
三、各种型号产品情况各不相同。如确需手推印版,可在版面上擦一些滑石粉,防止事故发生。
刮墨。
习惯性操作
因匀墨需要,操作者习惯于手持墨铲在墨辊上来回移动,进行匀墨、加墨或铲除墨辊上多余的墨水。
安全性隐患
当设备高速运行时,这样的操作属于多发事故的危险操作,一旦墨铲角销有偏差或操作中墨铲碰到串墨辊表面凹凸不平,墨铲就会被卷到主串墨辊和胶辊之间,轻则划坏印版或胶辊,重则轧坏胶辊或胶辊,甚至在拉出墨铲的瞬间因手忙脚乱而造成人身事故。
防范措施
首先要脚踏实地,集中精力,紧握墨刀,切忌东张西望。
当发现印品中的局部墨量不足而必须人工加墨时,手持墨刀一定要握紧,并抬起小墨辊,待该辊停止工作后再进行操作。
铲墨时,墨铲要依靠主串墨辊,顺势靠在胶辊上,不可悬吊,墨铲与串墨辊的接触角不得小于45°。
清除污垢
习惯性操作
不管是单张纸还是轮转机胶印机,经常会出现墨皮或胶辊脱落,使纸张粘在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影响产品质量。此时,机器运转时,操作者常用手指去脏。
安全性隐患
此类作业属违章危险作业,在印刷过程中造成事故较多。操作者在机器高速运转时要找出脏点位置并擦去,可用时间较短,且用力大小擦不掉,只有早动手,用大力才能将粘在印版图文(或墨辊)上的脏点去除。如果犯了一点错误,手指就可能进入印版鼓的空隙。如是无支撑的悬吊作业,很有可能将一只手带入辊道,导致辊手事故。
防范措施
每星期对所有机器的安全保险装置和主电机制动机构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机器灵敏、可靠,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操作时要注意,不能悬空操作,擦拭脏点时,手心一定要靠在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之间的拉轴上,或靠在水滚筒保护安全罩上,尤其注意手心支撑的力量要大于手指擦脏点的力量。
如污点过多而影响印刷,应停机检查,及时更换胶辊或纸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每天生产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否则,一旦发生事故,一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将无从谈起。因此,不良操作习惯是造成安全隐患的最大杀手。
不符合车间生产操作规程。
实际上这个项目和第一个项目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这个项目更注重车间规范而非操作规范。
曾经听一位网友说他们印刷车间发生了安全事故,印刷工人的手臂被印刷机绞伤了,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工人穿拖鞋去上班,结果拖鞋滑落,为了抓到东西,自己把手伸到印刷机里。
真令人遗憾,真令人同情!而且对于这样的事故,事故的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
三是生产合作不够默契。
一位工人在清洗橡胶滚筒时,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伙伴在和他合作,所以按下了点车键,结果这位员工的手被卷进了印刷机。
这次的事故当然不会再发生了。随着设备安全性的提高,这类事故也大大减少。
设备设计缺陷造成的安全事故;
装备安全设计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旧式机器由于安全设计达不到要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由机器引起的工伤事故也屡见不鲜。
有些小印刷厂里,总有一些切纸工被裁掉一个手指的新闻。当然,随着机器设备的改进,由于设备单一化的问题也逐渐减少了。
五是企业安全教育不到位。
尽管把这个问题排在第五位,但应该说这是上面提到的五点中最重要的一个。上述四点大多是客观原因,经营者的主观原因,而这四点又超越了个人和设备,与整个企业,企业文化密切相关。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比率要比没有安全制度的企业低很多,而这些坚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企业大多是国内一流的印刷企业。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负责人也认为,如果企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很大一部分责任应由企业承担。
对于这样的事故,有些印刷厂老板认为,这样的事故“和开车一样,撞车是正常现象,哪一个企业都会发生。”或许在他的话里道出了中国印刷业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长久以来,印刷工人的工作环境恶劣,待遇低下,所以印刷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转行工作没多久的现象并不奇怪。学习了半年左右,自己就会了,非常熟练。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让“半路出家”的非专业技术人员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缺乏专业技术培训,缺乏严格的管理,员工在没有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情况下上机操作,难免出现问题。
尽管只简单总结了五点,但仍有许多不全面的地方,可以认为:设备本身安全设计不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人员操作不规范是主观原因,而企业对安全生产教育的疏忽,是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处理机械伤害事故的措施。
发生手部骨折、手指割伤等严重情况。
伤员伤口要包扎止血,止痛,功能固定,半握拳。断手、断指要用消毒或清洁包扎,切勿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剂中,以免细胞变质。把包好的手、指头放进无渗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子周围放上冰块,速送伤者到医院抢救。
二、肢体介入装置。
应该立刻断电。若肢体仍然卡在装置中,则无法用倒置装置的方法取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拆掉设备部件,不能拆了就打119求助。
三、发生头皮裂伤。
迅速抢救伤员,采取止痛等对症处理措施;用消毒大纱块、消毒棉球紧紧包住,压住止血;使用抗生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防止伤口感染;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四、伤员出现肢体骨折。
在抢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伤位,并由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在正确的方式下进行抬运,防止因抢救方法不当而进一步加重。
5.受伤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
胸腔内必须立即按压或人工呼吸。